研究生物理学
介绍
研究生物理涉及凝聚态物理、粒子物理、天体物理、量子场论和高级电磁学等专业领域的高级课程和研究。学生从事独立研究,开展理论或实验项目,推动科学知识的前沿。计算方法、数据分析和复杂数学建模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。本阶段的学习为学生在学术界、工业界和研究机构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,使他们能够为前沿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。
所有章节和主题
1. 经典力学
- 1.1. 高级运动学
- 1.1.1. 广义坐标系
- 1.1.2. 运动的参数方程
- 1.1.3. 非惯性系与虚拟力
- 1.1.4. 协变动量公式
- 1.1.5. 动量角度变量
- 1.2. 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力学
- 1.2.1. 最小作用量原理
- 1.2.2. 欧拉–拉格朗日方程
- 1.2.3. 诺特定理与守恒定律
- 1.2.4. 归一化速度
- 1.2.5. 规范变换
- 1.2.6. 泊松括号和哈密顿-雅可比理论
- 1.2.7. 哈密顿混沌与可积性
- 1.3. 刚体运动学
- 1.3.1. 欧拉运动方程
- 1.3.2. 惯性矩的主轴
- 1.3.3. 陀螺运动和进动
- 1.3.4. 惯性张量
- 1.3.5. 旋转速度的稳定性
- 1.4.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
- 1.4.1. 相空间和稳定性分析
- 1.4.2. 庞加莱截面与分岔理论
- 1.4.3. 奇异吸引子与分形
- 1.4.4. Lyapunov指数
- 1.4.5. KAM定理与准周期运动
2. 电磁学
- 2.1. 高级电动力学
- 2.1.1. 格林函数与势理论
- 2.1.2. 多极展开
- 2.1.3. 影像电荷法
- 2.1.4. 边界条件和唯一性定理
- 2.2. 电磁波传播
- 2.2.1. 在电介质和导体中的平面波
- 2.2.2. 波导和腔体谐振器
- 2.2.3. 辐射压与光学镊子
- 2.2.4. 极化与琼斯算法
- 2.3. 相对论电动力学
- 2.3.1. 电动力学的协变形式
- 2.3.2. 列纳–维切特势
- 2.3.3. 同步辐射和轫致辐射
- 2.3.4. 电磁场张量与洛伦兹变换
- 2.4. 等离子体物理
- 2.4.1. 磁流体动力学
- 2.4.2. 德拜屏蔽和等离子体振荡
- 2.4.3. 阿尔文波与托卡马克约束
- 2.4.4.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与湍流
3. 统计力学与热力学
- 3.1. 高级热力学
- 3.1.1. 勒让德变换和热力学势
- 3.1.2. 涨落-耗散定理
- 3.1.3. 昂萨格人际关系
- 3.1.4. 临界事件与相变
- 3.2. 量子统计力学
- 3.2.1. 密度矩阵和系综理论
- 3.2.2. Bose–Einstein凝聚态
- 3.2.3. 量子相变
- 3.2.4. 费米–狄拉克统计和玻色–爱因斯坦统计
- 3.2.5. 配分函数和大正则系综
4. 量子力学
- 4.1. 高级波动力学
- 4.1.1. WKB近似
- 4.1.2. 路径积分表述
- 4.1.3. 量子谐振子与相干态
- 4.2. 角动量和自旋
- 4.2.1. 球谐函数
- 4.2.2. Clebsch–Gordan 系数
- 4.2.3. 维格纳–埃卡特定理
- 4.2.4. 自旋–轨道耦合
- 4.3. 量子散射理论
- 4.3.1. Born近似
- 4.3.2. 部分波分析
- 4.3.3. 光学定理
- 4.3.4. S矩阵理论
- 4.4. 量子场论
- 4.4.1. 第二量子化
- 4.4.2. 费曼图和传播子
- 4.4.3. 重整化理论
- 4.4.4. 规范理论和杨-米尔斯场
- 4.4.5. 自发对称性破缺与希格斯机制
5. 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
- 5.1. 张量微积分和微分几何
- 5.1.1. 爱因斯坦场方程
- 5.1.2. 施瓦茨希尔德和克尔度规
- 5.1.3. 测地线和克里斯托弗符号
- 5.2. 宇宙学与宇宙
- 5.2.1. FLRW度规与宇宙膨胀
- 5.2.2. 暗能量和结构形成
- 5.2.3.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
6. 凝聚态物理学
- 6.1. 能带结构和输运理论
- 6.1.1. 布洛赫定理与克罗尼-彭尼模型
- 6.1.2. 费米面拓扑结构
- 6.1.3. 量子霍尔效应
- 6.2. 超导性
- 6.2.1. BCS理论和库珀对
- 6.2.2. 迈斯纳效应和磁通量量化
- 6.2.3. 约瑟夫森效应和超导量子干涉仪
- 6.3. 物质的拓扑相
- 6.3.1. 拓扑绝缘体
- 6.3.2. 拓扑相中的马约拉纳费米子
7.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
- 7.1. 量子色动力学 (QCD)
- 7.1.1. 夸克–胶子等离子体
- 7.1.2. 渐近自由
- 7.1.3. 禁闭与强子化
- 7.2. 超越标准模型
- 7.2.1. 大统一理论
- 7.2.2. 超对称性和额外维度
- 7.2.3. 中微子振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