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年级 ↓
引力
引力是一种自然现象,所有具有质量或能量的物体相互吸引。这包括从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到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一切。引力是宇宙的基本力量之一,在宇宙的结构和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引力
引力是一种作用于任何两个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吸引力。艾萨克·牛顿爵士是第一位在17世纪末用数学描述引力的人。他制定了万有引力定律,可以描述如下:
F = G * (m1 * m2) / r^2
在这个公式中:
F
是物体之间的引力G
是引力常数,大约是6.674 × 10⁻¹¹ N (m/kg)²
m1
和m2
是物体的质量r
是两个质量中心之间的距离
重力作用的示例
让我们想象在空间中有两个物体,A 和 B:
在该示例中,圆表示两个有质量的物体 A 和 B。它们之间的虚线表示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 r
。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,这两个物体将相互施加一个吸引力,将它们拉向彼此。
引力场
引入引力场的概念来解释物体如何在空间中距离内相互施加力。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在其周围的空间中创造一个引力场。任何进入这个场的物体都会体验到引力。
某一点上引力场的强度 g
被定义为在该点置一个单位质量时所体验到的引力,可通过以下公式表示:
g = F/m
由于 F = G * (m1 * m2) / r^2
,将其代入得:
g = G * (m1 / r^2)
这里,m1
是创造该场的物体的质量,r
是从该物体中心到测量点的距离。在地球的引力场中,靠近地表的场强约为 9.81 m/s²
。
实例问题
现在,我们来考虑一个与引力相关的例子问题。如果在地球表面放置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,它将受到多大的重力作用?
使用引力的公式:
F = m * g
这里,m = 2 kg
和 g = 9.81 m/s²
。将这些值代入,得到:
F = 2 kg * 9.81 m/s² = 19.62 N
因此,作用于该质量上的重力为 19.62 N
宇宙中的万有引力定律
引力不仅在理解诸如坠落物体或抛射物等小规模现象方面很重要,而且在理解宇宙的大规模结构中也同样重要。引力负责保持行星围绕太阳运行以及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。没有引力,宇宙无法维持其结构,天体的有序运动将不存在。
行星轨道
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描述了行星如何围绕太阳运动。根据这些定律的第一条,行星绕太阳运动呈椭圆轨道,太阳位于两个焦点之一。维持行星轨道的是来自太阳的引力。
在上面的可视化中,椭圆路径显示了行星围绕太阳的轨道。这个椭圆路径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和行星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地球的潮汐
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引力效应例子是地球上的潮汐现象。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水体的引力引起的。
当月球位于地球的某一部分上空时,其引力会引起海洋水体向它移动,形成涨潮。随着地球自转,不同的地表部分相继进入抬升的水体,从而引发了经历的涨潮。
同样,虽然太阳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小于月球,但当太阳与月球的引力对齐时,其合并效应会导致比通常更高的潮汐,即大潮。相反,当它们垂直时,潮汐较弱,被称为小潮。
结论
引力是支配宇宙中具有质量的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力量。无论是苹果坠落还是行星绕星星的壮丽舞蹈,引力的吸引力始终存在。理解引力使我们能够预测并解释各种物理现象,从日常的重量体验到星系形成的宏伟宇宙规模。
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仍然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石,提供了关于维系宇宙的力量的重要信息。通过这种理解,我们继续探索更多关于宇宙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