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年级

九年级光学与照明光的色散和散射


白光的光谱


简介

光的研究是物理学领域中一个令人着迷的课题。在与光相关的众多现象中,两个最有趣的是色散和散射。这些现象帮助我们理解白光的光谱,包括人眼可见的颜色范围。在本节课中,我们将探讨白光的光谱是如何形成的,以及色散和散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。

什么是白光?

白光通常被认为是无色的或只是“白色”,但实际上它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。当我们看到阳光或白色LED灯泡发出的光时,实际上是在看到这种颜色的混合。白光由可见的不同波长的颜色组成,范围从红色到紫色。

理解白光的光谱

白光的光谱通常通过光的色散来表示。色散是通过折射将光分离成其组成颜色的过程。当光通过棱镜时,可以看到这一现象。棱镜根据波长以不同角度折射光,产生一系列色彩。

材料的折射率:
  • 红色: 1.520
  • 橙色: 1.526
  • 黄色: 1.530
  • 绿色: 1.540
  • 蓝色: 1.550
  • 靛色: 1.560
  • 紫色: 1.570

视觉示例:简单的棱镜实验

考虑一个光束进入玻璃棱镜的表面示例:

白光在每个棱镜的表面被折射。光谱中的每种颜色因为不同的折射率而以不同的角度弯曲。棱镜内部的折射将光扩展为一系列颜色。

折射和色散的作用

光在不同的材料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。这种速度差异是因为材料具有不同的光学密度。一个介质的折射率决定了光在通过它时会折射多少。不同波长的光,我们看到的不同颜色以不同的幅度折射,这就是导致色散的原因。

斯涅尔定律:n1 * sin(θ1) = n2 * sin(θ2)

其中n1n2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,θ1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。

可见光谱

可见光谱是电磁光谱中可被人眼看到的窄带。主要看到的颜色从红色到紫色范围:

  • 红色:最长波长(约700纳米)
  • 橙色:(约620纳米)
  • 黄色:(约580纳米)
  • 绿色:(约530纳米)
  • 蓝色:(约470纳米)
  • 靛色:(约425纳米)
  • 紫色:最短波长(约400纳米)

光的散射

散射是另一个与白光光谱有关的重要现象。当光通过介质时被重定向时会发生这种现象。它在大气中尤其明显,由于颗粒和气体以不同的方向散射光。

视觉示例:瑞利散射

入射白光 散射光

瑞利散射解释了为什么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。大气中的分子比大波长(红色)的光更容易散射短波长(蓝色)的光。由于这种散射效应,我们在白天看到蓝色的天空而不是白色。

日常生活中的例子

白光的光谱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,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。

彩虹

当阳光在雨滴内折射和反射时,会造成色散,形成彩虹。雨滴就像微小的棱镜。当阳光进เข้雨滴时,它会折射,导致光分散成其组成颜色。部分光在滴的背面反射并在离开时再次折射,创造出天空中的美丽光谱弧。

形成彩虹的条件: 
1. 阳光 
2. 空气中的水滴 
3. 观测者在阳光和水滴之间

肥皂泡

肥皂泡上发光的颜色是由于反射自薄肥皂膜的光波的干涉引起的。一些光在膜的外表面反射,而另一些光进入膜并在内表面反射。这些光波经过的路径不同,会相互干涉,导致某些颜色加强和其他颜色被抵消。

日落和日出

由于光在大气中传播路径较长,日落和日出时天空的颜色会变化。由于太阳在天空中较低,红色和橙色波长占主导地位,因为较短的蓝色波长被散射到视线之外。这个现象因大气颗粒被放大,导致地平线上的亮色。

色散与散射:主要区别

虽然两者都涉及光的传播,但色散和散射有不同的机制和效果:

  • 色散是由不同波长在不同角度偏折引起,主要通过折射。
  • 散射是当光被颗粒或分子偏转而不改变波长时发生的,在瑞利散射中可以清楚地看到。

结论

白光的光谱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颜色世界和迷人的物理学原理。了解光如何通过棱镜传播并在大气中散射,丰富了我们对日常视觉现象的理解。在探索折射、色散和散射时,我们不仅对光学物理产生了一定的见解,还领会到它在自然界中创造的惊人美丽。


九年级 → 5.3.1


U
username
0%
完成于 九年级


评论